[AASLD 2014]多种全口服方案临床研究瞄准难治性丙型肝炎

2015/1/4 16:38:02 国际肝病网
  
       AASLD 2014口头报告中,在研的新治疗方案均为无干扰素方案,由两种或三种DAA药物联合或不联合RBV组成二联、三联或四联方案。所涉及的病例类型多样,包括肝硬化、肾功能受损、HIV/HCV合并感染、既往DAA方案治疗失败等多种临床难治性的丙型肝炎患者。
  SOF+GS-5816±RBV
  GS-5816是一种NS5A抑制剂,对基因1~6型(GT1~6)HCV均具有抗病毒活性。美国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Tram T. Tran等报告了SOF+GS-5816(25 mg/d或100 mg/d)±RBV联合方案治疗GT1~6患者8周或12周II期临床研究的最终结果。结果显示,治疗8周组SVR率77%~90%,治疗12周组SVR率91%~100%。RBV未能提高SVR率。
  新西兰奥克兰临床研究中心Edward J. Gane等对该治疗方案8周短疗程治疗无肝硬化的初治GT3 HCV感染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SOF+GS-5816±RBV治疗方案8周短疗程能提高GT3丙型肝炎患者的SVR12率,联合RBV组并未显示出更多疗效优势。
  两项研究均支持对无RBV二联方案--SOF+GS-5816进行深入研究。
  SOF+ledipasvir±RBV
  Gilead Sciences公司的ledipasvir(LDV)还未上市,而其SOF+LDV的两药合剂则捷足先登,于2014年9月底获得FDA批准上市。两药合剂无需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开启了全口服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希望。
  法国马赛Saint Joseph医院Marc Bourlière等对514例GT1 HCV感染相关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接受LDV/SOF±RBV方案治疗12周或24周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前期已经发表的无肝硬化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结果比较,肝硬化患者应用该方案的安全性与其无差异。主要不良事件为贫血,多发生在应用RBV组。目前研究者已经获得284例治疗后12周的数据,其中269例(95%)获得SVR12。
  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Steven L. Flamm则开展了LDV/SOF±RBV治疗HCV感染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此次他们报告了初步结果。结果显示,在这组非常难治的患者中,LDV/SOF±RBV治疗方案获得了高SVR4率。Child-Pugh B级和C级患者治疗12周的SVR4率相近,分别为88.9%和90.5%;而治疗24周的Child-Pugh B级患者的SVR4远高于Child-Pugh C级患者。
  美国马里兰州Kerry S. Townsend等对SOF/LDV治疗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了评估。研究共纳入50例GT1 HCV/HIV感染初治患者,13例为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ARV)治疗患者,37例曾接受过ARV治疗。每天接受固定复合剂量(FDC)的SOF/LDV(400 mg/90 mg),治疗12周。在未接受ARV治疗患者组,SVR12率为100%。在ARV经治患者,SVR4率为97%(36/37),其SVR12率仍在统计中。CD4+细胞计数、HIV RNA水平、肾功能等相关参数无变化。无研究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或由于不良事件导致中断治疗。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d L. Wyles等对既往SOF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治疗失败的GT1 HCV感染患者应用LDV/SOF+RBV全口服方案再治疗12周的疗效进行了评估。既往治疗失败方案包括:SOF+PEG-IFN/RBV、SOF±RBV、SOF或安慰剂+PEG-IFN/RBV。目前结果显示,纳入的患者92%为IL28 C/T或T/T基因型,59%为GT1a,98%的患者获得SVR4。SVR12率仍在计算中。
  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RBV
  ABT-450是AbbVie和Enanta公司研制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同时应用ritonavir可获得增效(ABT-450/r)。ombitasvir (ABT-333)是NS5A抑制剂,dasabuvir (ABT-267)是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Michael W. Fried等报告了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ribavirin(3D+RBV)方案的III期临床试验(TURQUOISE-II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证明,此四联方案治疗初治、经治GT1 HCV感染的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 A)患者的SVR12率均很高,治疗12周组、24周组的SVR12率分别为91.8%和95.9%。血小板<100×109/L的患者SVR12率为88.9%~97.0%,血清白蛋白<35 g/L的患者SVR12率为84.0%~88.9%。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Gregory T. Everson等则综合了TURQUOISE-II 以及PEARL-IV、SAPPHIRE-I、SAPPHIRE-II共4项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评估了3D±RBV方案治疗初治和PEG-IFN-α/RBV(PR)经治丙型肝炎患者的SVR率。结果证明,初治和PR经治患者接受3D+RBV治疗12周的SVR12率无差异。在无肝硬化初治患者中,3D+RBV组SVR12率(95.7%)高于3D组(90.2%)。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24周组中SVR12率均很高,然而,对经PR治疗无应答的肝硬化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SVR12率增高。同时, 3D+RBV组的治疗失败率和治疗后12周复发率均低于3D组。
  AbbVie公司的Amit Khatri等报告了在肾功能受损的丙型肝炎患者中,先应用3D后改为2D方案的安全性。纳入的肾功能受损患者依据肌酐清除率(CLcr)分为轻(60~89 mL/min)、中(30~59 mL/min)、重度(15~29 mL/min)。结果证明,不论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高低,3D方案中药物均无需调整剂量。
  MK-5172+MK-8742±RBV
  MK-5172是一种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MK-8742是一种HCV NS5A抑制剂,均为Merck公司的产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Mark S. Sulkowski等在C-WORTHY研究中,评估了MK-5172+MK-8742±RBV方案治疗HCV单独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的非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显示,HCV单独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SVR分别为95%和93%。GT1a HCV单独感染患者接受MK-5172+MK-8742+RBV治疗8周和12周的SVR12率分别为80%和94%,HIV/HCV合并感染者治疗12周的SVR率为96%。单独HCV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安全谱相似,无一例患者由于不良事件或者实验室指标异常而停药。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正在努力验证针对不同基因型、不同阶段丙型肝炎患者的全口服治疗方案,一些难治性患者将有可能不再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