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前沿]突破性研究:受控衰减参数可预测晚期慢性肝病的首次临床失代偿发生

2017/4/22 19:11:15 国际肝病网

编者按:本届EASL年会期间,瑞士伯尔尼大学Cristina Margini等汇报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对代偿性晚期慢性肝病(cACLD)的预测指标进行了探讨(大会摘要号:LBO-05),结果表明:肝硬度(LS)和脂肪性肝炎(基于受控衰减参数确定)与临床失代偿独立相关;受控衰减参数(CAP)能够进一步改进基于LS的危险度分层,尤其是针对LS≥21kPa的患者。
 
既往的研究显示,在代偿性晚期慢性肝病(cACLD)中,肝硬度(LS)≥21kPa可以预测门静脉高压及首次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由于肥胖是肝病的阴性预后因素,且受控衰减参数(CAP)能够提供关于肝脂肪含量的定量数据,故其可能作为客观工具来改善单独依靠LS对cACLD的预后危险度分层。
 
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有CAP检测结果的cACLD患者(LS≥21kPa;Baveno标准),且至少随访6个月。排除标准包括:既往或正在发生肝功能失代偿、血管性肝病、超出Milano标准的HCC、LS伴IQR/M>0.30或AST>300 IU/mL。在随访中确定首次临床失代偿、病死及OLT。排除脂肪性肝炎,标准按照CAP<220 dB/m(敏感度阈值为90%),CAP≥220 dB/m的患者被排除。Cox回归分析用于评估LS、CAP及失代偿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了193名完全代偿性ACLD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65%为男性;58%为病毒致病;Child评分5.4±0.8;血小板164±64 G/L;LS为21.1±14.1 kPa,32%的患者LS≥21 Kpa;CAP为255±62 dB/m,68.4% CAP≥220 dB/m)。18名患者发生首次失代偿,7名病死。
 
与仍处于代偿性的患者相比,随访中发生失代偿的患者有更高的LS(33.6±19.2 vs. 19.8±13.0,P<0.001)和更高的CAP倾向(275±46 vs. 252±63,P=0.07),更低的血小板(134±74 vs. 167±74,P=0.07)及更差的肝功能(Child评分:5.7±1.2 vs. 5.4±0.8,P=0.13)。两组患者的BMI相似(27.2±5.1 vs. 27.3±4.6 kg/m2,NS)。1名CAP<220 dB/m的患者(临床肥胖)及17名CAP≥220dB/M的患者发生失代偿(1.6 vs. 12.9%;P=0.013)。
 
LS与失代偿风险强烈相关(P<0.001),发生率分别为3.8%(<13.6 kPa)、6.7%(13.6~21 kPa)和18.9%(LS≥21 kPa)(K-W检验,P=0.006)。LS≥21 kPa和CAP <220(n=15)的患者无失代偿发生,12/49(24.5%)的LS ≥21 kPa及CAP ≥220的患者发生失代偿(P=0.03)。Cox回归分析显示,LS及CAP≥220与临床首次失代偿发生独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