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热点透视]牛俊奇教授点评: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的免疫学标志物

2016/4/22 17:30:08 国际肝病网
王晓美 牛俊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编者按: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后,肝硬化比例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患者经过3~4年的治疗,在病毒转阴一段时间后,可以考虑停药。然而,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停药后病毒又开始复制,病情出现复发,少数可能发生严重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那么,究竟哪些患者何时可以停药,停药后复发能否预测?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的问题。在第51届EASL年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Bert等通过研究提出,总记忆T细胞和HBV聚合酶特异性T细胞可能是预测NA停药后有无急性加重的肝损害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大会摘要号:PS056)。本刊第一时间连线我国著名肝病治疗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请他对此项研究的结果和意义进行特约点评。
 
  血清HBsAg水平(<100 IU/mL)被认为是NA安全停药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但只有少数患者能达到如此低的HBsAg水平。新加坡学者Bert等通过检测NA停药前的免疫学指标,分析其用来预测患者安全停药的作用。
 
  该研究纳入19例NA治疗的CHB患者,停药前后持续观察了1~2年时间,每4周采集一次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使用覆盖全部病毒蛋白的HBV抗原肽进行体外扩增后,利用IFN-γ ELISPOT法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反应。检测超过35个与细胞激活、分化和耗竭有关的生物学标志物,纵向分析了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根据NA停药后是否存在肝炎发作(hepatitis flares,HF),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无HF组和有HF组。分析显示,治疗结束前,无HF组总CD4+CD8+记忆T细胞显著高于HF组。无HF患者也表现出功能性CD8+记忆T细胞比例升高,这类细胞标志是CD40L、IL-2和TNF-α表达。尤其是无HF患者组,升高的总记忆性T细胞群中存在针对HBV多肽的T细胞。
 
  该研究结果表明,总记忆T细胞和HBV聚合酶特异性T细胞存在的比例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患者控制HBV的效果,以及停用NA后HF复发的情况。
 
  近年来,NA的应用已使CHB的治疗有了很大改善。然而,NA治疗通常无法完全清除HBV,使得治疗很难终止。我国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提出,理想的终点是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消失,可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然而,临床上能达到这样标准的患者较小。因此,临床上常用的满意终点即:①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②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和ALT复常。但停药后仍有近40%的HBeAg阳性患者和近50%的HBeAg阴性患者出现停药后复发。
 
  目前,更多学者认为HBV特异的CD4+CD8+T细胞数量增多与病毒控制有关,而并非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原因。该研究针对停药前的HBV特异的T细胞研究,提出总记忆T细胞和HBV聚合酶特异性T细胞可能是预测NA停药后有无急性加重的肝损害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虽然该研究仅纳入19例患者,尚需大样本的研究验证,但其研究结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CHB患者NA治疗后的安全停药带来了曙光。
 
  原文链接:Laura Rivino, Nina Le Bert, Upkar Gill, et al. An Immunological Biomarker to Predict Hepatic Flares upon NUC Therapy Discontinu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Abstract number: PS056
 
  专家简介

  牛俊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肝胆胰内科主任、临床药理机构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北华大学特聘教授,吉林省肝脏病学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传染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临床肝胆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学的临床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病毒性丙型肝炎的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近年来在Hepatology、J Gastroenterol、Antiviral Res、J Med Virol等发表SCI检索的论文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