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圆桌论坛]“守卫门脉•引领无创”——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组成立

2017/2/23 18:24:38 国际肝病网
  
        编者按:门脉高压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表现,其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常因出现严重并发症才得以确诊。因此,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和无创监测是国内外该领域的临床迫切需求和研究前沿热点。在2017年第26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召开之际,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组成立,并与《国际肝病》编辑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守卫门脉·引领无创”APASL专家圆桌会。会议邀请到本届APASL大会主席、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解放军第302医院杨永平教授,南方医院普外科祁小龙教授,解放军第302医院普外科李志伟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科刘福全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科祁兴顺博士共同讨论我国门脉高压的诊疗现状及发展前景。会上,祁小龙教授代表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组Chinese Portal Hypertension Noninvasive Diagnosis Study (CHESS) Group介绍了团队的问题聚焦、研究计划和学术目标。
 
  我国门脉高压的诊断现状
 
  杨永平教授:门脉高压是慢性肝病在发展过程中进入肝硬化阶段之后形成的结果。目前,对于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只能达到定性,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价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慢性肝病发展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也逐渐意识到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在疾病预测和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引起重视。目前,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形态学上的定性诊断,例如影像学检查或内镜下是否有食道静脉曲张,B超检查是否有门静脉异常及脾脏肿大,血生化检测血小板降低等。然而,从患者角度对有创检查仍比较抗拒。这就是目前我国门脉高压症的诊断现状。
 
  我国门脉高压的发展瓶颈
 
  侯金林教授:门脉高压是临床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目前门脉高压的诊断率比较低。由于慢性肝脏疾病是一类“沉默”的疾病,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很多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复杂的门脉高压、对门静脉血栓形成也仍不知情。因此,门脉高压的诊断至关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临床上需要制定更规范的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过去的定量诊断技术主要是有创技术,过程复杂、花费高,甚至在发达国家(英国)开展的也不多。所以,个人认为发展无创诊断技术非常重要。当然,还有许多与门脉高压相关的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以研究诊断门脉高压以及其治疗靶点的药物。另一方面,门脉高压的治疗,如TIPS治疗,也依赖于诊断技术方面的突破。此外,在我国建立与肝病相关的门脉高压网络也很重要,需要全社会的一起行动。正如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的SNG(Special Network Group)。我们希望大家通过建立网络一起行动起来,战胜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的前沿进展与展望
 
  李志伟教授:关于门脉高压的病因研究,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新增门脉高压的患者数量将大大减少。然而,非病毒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及其他代谢性疾病,也会造成肝硬化进而导致门脉高压,其前沿进展包括病因学的诊断和疾病预防。目前,在门脉高压的治疗上,包括一般常规手术、内镜、TIPS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主要是内镜下硬化、套匝、组织夹的治疗。然而,内镜治疗也存在其局限性,若有最大分流及特殊情况,不容易止血或需要反复止血,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无法进行手术。门脉高压本身是综合征,不是独立的疾病,应属于内科、外科、介入科多学科协作的范畴。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多学科协作选择最佳治疗措施。除非进行了肝脏移植,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病情还可能恶化或复发。因此,归根结底,门脉高压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和早期诊断。
 
  刘福全教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诊断方面的问题,门脉高压大多是由于慢性肝病(肝硬化)引起的,但是部分门脉高压患者并未发生肝硬化。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比较多见,酒精性肝硬化次之,还有一部分是血管性、药物性或代谢性肝硬化引起的,因此,病因诊断非常重要。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或门脉高压,但是原因不明确。从这方面来讲,病因诊断应该作为将来发展的重点。门脉高压通过临床、影像学、胃镜以及物理手段是可以诊断的,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评估其轻重程度,这应该作为研究重点。在治疗方面,最早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现在内科、外科、介入治疗科并重,当然,我国尚缺乏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随机对照循证医学证据还比较少,希望有识之士和专家们能够拿出更多的证据。现在有研究认为,肝硬化可以逆转,那么,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是否可以逆转也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祁兴顺博士:门脉压力的测定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指导治疗,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如果HVPG>12 mmHg,提示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极大;如果HVPG>20 mmHg,发生肝癌的风险极大。虽然现在推荐使用肝硬度和血小板数来剔除高危静脉曲张患者,但准确预测门脉压力的无创方法仍然欠缺。有创HVPG的测量较复杂,因其具有创伤性而不易被患者接受。国际著名的巴塞罗那门脉高压研究中心201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介绍到,在筛选高危人群时缺乏HVPG的指导,主要原因是其有创操作不适用于多中心研究的开展。我们团队研究的虚拟无创门脉高压测量技术创新性强,待准确性进一步验证后,对于我国门脉高压的临床诊疗有极大帮助。
 
  “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组”应运而生
 
  祁小龙教授: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研究组Chinese Portal Hypertension Noninvasive Diagnosis Study (CHESS) Group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构思,借此次APASL2017大会召开之际,宣布正式成立。研究组的英文缩写为CHESS,其字面含义“棋”,寓意着我们整个团队在为中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事业有思考、有规划的布一盘棋。
 
  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门脉压力的无创测定技术研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长足进展。然而,我国相关领域的临床与转化研究却存在如下问题:一、虽临床病例丰富,但科研病例匮乏;二、虽回顾性研究多样,但前瞻性试验匮乏;三、虽单中心研究频繁,但多中心协作匮乏。以上问题的日益凸显导致我国学者研发的门脉高压诊断或监测技术,无法获得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高级别证据支持,进而无法影响或改变门脉高压诊疗领域的国际权威指南。
 
  鉴于此,我们CHESS研究组致力于整合我国宝贵的临床资源,实现门脉高压科研病例最大化和有效数据最优化;建立学术合作平台,提高门脉高压诊疗机构的临床和转化研究水平;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得到门脉高压诊断技术的高级别证据,力争获得国际权威指南的引用与推荐。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和无创监测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CHESS全体成员的协同创新下,一定能携手走向我国门脉高压无创诊断的春天。